“開的是藥,給的是烤肉情;治的是病,救的是心”……1月24日上午,鄭州市殯儀館內哀樂低回,花圈似海,輓聯如雲,98歲“良心醫生”胡佩蘭的遺體告別儀式上,近200人自發前來給她送行,表達對她的哀思和懷念之情。
  □東方今新竹售屋報記者
  董彩紅/文
  首席記者 劉機車借款棟傑/圖
  【現場】 200多人自咖啡機發給胡奶奶送行
  “胡大夫,一路走好!”“胡奶奶,您太累了,隨身碟好好歇歇吧。”
  ……
  昨日上午8時30分,胡佩蘭老人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鄭州市殯儀館舉行。
  胡佩蘭老人的孩子們來了,生前的老同事來了,她生前心心念念的患者們也紛紛前來悼念送別。
  老人的兒子胡大一致悼詞時說,老太太一生學醫行醫70年,僅接生新生兒就有6萬多名;工作拼命、沒日沒夜,遇到難產或疑難雜症,隨叫隨到,一干就是十幾小時不休息;老人家一輩子不好玩,麻將、撲克等與她無緣,她將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工作和學習,堅持活到老、學到老,學到新知識、新技術,為患者著想。就連彌留之際,心裡想的依然是病人,臨終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“病人看完了,回家吧”。
  “親愛的媽媽,病人都看完了,咱們回家吧。”胡大一哽咽失聲,現場所有人也忍不住落淚。
  【不舍】 腳步慢些 想再多看老人一眼
  靈堂中央,擺放著胡佩蘭老人生前最喜歡的相片,面容平靜、眼神溫和,一如她平時給患者治病時的專註神情。
  瞻仰遺容時,大家緩緩前行,腳步都邁得很慢很慢,多想時間可以靜止,能多看老人一眼;多想時間可以倒退,能穿越回到老人生前,她還那麼認真地堅持風雨無阻,到社區服務中心給大家看病,大聲而又清晰地問每一位患者“哪兒不舒服,吃藥效果咋樣,恢復得好嗎”……
  “胡大夫上個月剛給我看過病,想起她當時囑咐我的點點滴滴,心裡都疼得難受。”遺體告別儀式現場,患者王女士沒忍住,瞻仰完遺容蹲在一邊捂嘴哭了起來。
  【欣慰】 老人的3個擔心都沒發生
  胡大一回憶說,老人一輩子要強、自立,堅持要活到老、學到老、奉獻到老,堅決不給家人和朋友添一點麻煩。
  隨著年紀慢慢大了,看老人行動緩慢,家人想多幫她做一些事情,來照顧她,但都被老人拒絕。
  “我自己還能動,我自己來”是老人生前常說的話。
  胡佩蘭老人生前曾跟孩子們說過3個擔心,也算是她的3個願望。
  第一個是希望自己上年紀後,不得老年痴獃,很怕腦子不清醒給大家添麻煩;第二個是擔心自己會得慢性病,躺在床上不能動,自己難受家人也難受;第三個擔心就是自己不能活到老、學到老,不能在工作崗位上堅持到最後。
  “老人98歲高齡思路還很清晰,每天堅持給病人看病治療。”胡大一說,下班回家,老人每天還堅持看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,瞭解時事新聞,不與時代脫節,並訂閱專業期刊和報紙,學習新技術,真正做到了活到老、學到老、奉獻到老。
  老人走得很平靜,她的3個擔心也都沒有發生,家人也很欣慰。
  【還願】 家人幫胡佩蘭完成未了心愿
  除了堅持學習和工作,胡佩蘭老人還有一件事兒讓大家動容,就是她一直堅持做社會公益和奉獻。
  胡大一回憶,2000年,聽說共青團鄭州市委正在徵集志願者,她主動打電話報名,當時還因年紀大被拒絕,但胡佩蘭不死心,“軟磨硬泡”多次堅持,並說“做志願者不是青年人的專利,上了年紀一樣可以積极參与志願者活動”。由於她的堅持,大家被她感動,最終她成功註冊為鄭州市年紀最大,甚至是全國年紀最大的志願者。自此,胡佩蘭老人除了正常出診,周末還要出去義診,為病人東奔西跑。
  “我是志願者,我開心”。老人的積極奉獻,讓很多年輕志願者都自嘆不如。
  下鄉義診時,胡佩蘭看到很多農村孩子缺少書籍,學不到知識,很心疼。自2005年開始,她決定將退休金和坐診收入積攢起來,捐建“希望書屋”,每個月準時捐款800元。至今已捐款7萬多元,建了50多個“希望書屋”。
  “母親的目標是,坐診到100歲,到時候捐夠10萬元。”胡大一在致悼詞時說,老人走了,未捐夠10萬元的書屋成了她未了的心愿,他們決定即刻幫老人完成,向希望工程繼續捐贈3萬元,幫老人完成心愿。
  【堅持】 兒子會像老人一樣在公益路上前行
  胡大一回憶說,今年元旦,他從北京給母親打電話問候時,胡佩蘭讓他幫忙列一些農業科技方面的書名。“估計是打算給農村捐建這方面的書屋。”
  胡大一說,母親的公益行動,也讓他堅定了執著於自己的醫學公益事業的信念,他會延續母親的精神,用自己的特長,繼續講健康、做預防、走基層,像母親一樣,在公益和奉獻的道路上,一路堅持,一路前行……一鍵分享到【網絡編輯:李鵬勛】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“良心醫生”胡佩蘭走得安詳 200多人自發給她送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v08cvmz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