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司法局局ARMANI長 於泓源
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(以下簡稱《決定》),在中國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、里程碑的重要作用。《決定》不僅明確提出了馬爾地夫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,即“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,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”,還全面部署了“推進法治中國建設”的重大改革任務,為司法行政工作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。
  《決定》全文共16個部分、60條、300多項改革舉措,其中與司法行政工作直接相關的就有7項,如“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”、“廢除勞教制度”、“健全社區矯正制度”、“完善法房屋貸款律援助制度”、“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和違法違規執業懲戒制度”、“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”、“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”等,涵蓋了普法依法治理、監獄勞教(含戒毒)、社區矯正、法律援助、法律服務、人民調解等司法行政工作的各個方面。面對新形勢、新任務、新要求,首都司法行政機關將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,按照“六個緊緊圍繞”的重大決策部署,準確把握改革對司法行政工作面臨提出的新形勢新任務,人民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,深刻認識首都工作特殊重要性和當前發展階段性特征,科學定位司法行政機關在首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職能作用,精心謀劃好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司法行政工作思路,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、預見性、主動性,為推進“法治北京”、“平安北京”建設作出新的貢獻。
  一、深化法制宣傳系統家具,推進法治北京建設
  法制宣傳教育是推進依法治國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。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,要“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,增強全民法治觀念。”司法行政系統要切實履行起法制宣傳教育職能,扎實推進“六五”網站優化普法規劃,全力推進法治北京建設。一是緊緊圍繞全面貫徹實施憲法,大力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。二是緊緊圍繞“五位一體”總體佈局開展法制宣傳,進一步夯實經濟社會發展的法治基礎。按照《決定》關於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、生態文明建設“五位一體”的總佈局,突出宣傳促進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、提高城市依法治理水平、保障和改善民生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,為首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法治環境。三是緊緊圍繞提升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,大力推進法治國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會一體建設。堅持龍頭帶動,緊緊圍繞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動發展、化解矛盾、維護穩定的能力,充分發揮“依法行政法制宣傳教育基地”的作用,組織開展行政訴訟案件旁聽等體驗式宣傳教育,推進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化、規範化、常態化,以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依法執政、依法行政、依法管理帶動全面學法尊法用法守法。四是緊緊圍繞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,進一步提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效能。
  二、優化法律服務,服務經濟民生髮展
 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“加快完善市場體系”、“推進法治中國建設”作出了新部署。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,離不開專業法律服務保駕護航;推進法治中國建設,核心在於維護人民權益,離不開律師維護法律正確有效實施、維護公民法人合法權益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。首都司法行政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,就要堅持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堅持以人為本、執政為民,在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、服務保障民生中有新作為。一是進一步拓展法律服務領域,不斷提升法律服務水平。充分發揮北京律師法律服務資源和人才優勢,推動培育和建立一支專業化、品牌化、高端化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律師隊伍,主動服務北京科技創新、文化創新“雙輪驅動”發展戰略,主動服務打造“北京創造”、“北京服務”品牌,主動服務北京“世界高端企業總部基地之都”建設。二是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,不斷滿足廣大群眾法律服務需求。圍繞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、司法公正、權益保障的新期待,緊扣“各級黨委政府關心的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、城市建設管理遇到的、廣大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”法律問題,著力打造“北京司法大講堂”、“法律服務村居行”等公共法律服務新品牌。
  三、強化法治保障,推進社會治理創新
 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,要“創新社會治理,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,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,增強社會發展活力,提高社會治理水平,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,維護國家安全,確保人民安居樂業、社會安定有序。”司法行政機關作為創新社會治理、建設“平安北京”的重要力量。一是全面深化刑罰執行體制改革,構建科學有效的教育矯正工作體系。結合新的歷史條件下刑罰執行工作面臨的新形勢、新任務,積極穩妥做好停止勞動教養制度後的各項後續工作,依法有序推進勞教機關職能轉型,實現機構、職能、警力和設施的科學有效配置,著力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的非監禁刑、監禁刑刑罰執行體系。加快社區矯正工作的制度化、正規化、規範化建設。探索建立社區矯正專業執法機構,提高社區矯正執法正規化水平。科學設計社會公益勞動項目,依法組織社區矯正人員參與公益勞動,提升社區矯正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刑改造意識。開展集中教育試點工作,提升社區矯正人員罪犯意識和服刑改造意識。建立住所地社區居民對社區矯正人員改造評議制度,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社會管理和日常監督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,調研開展社區矯正人員信息化監管試點工作,加強日常管理和預控管控。二是堅持源頭治理、系統治理、依法治理,加強人民調解工作。進一步健全黨委政府主導的社會矛盾“大調解”工作體系和格局,著力加強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,著力打造人民調解工作新品牌,著力加快構建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、司法調解銜接聯動工作機制,形成分工合理、權責明確、優勢互補、協調聯動的社會矛盾糾紛解決體系,推動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機制,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不和諧不穩定因素,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,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礎、解決在萌芽狀態,促進平安北京建設。  (原標題:在法治北京、平安北京建設中發揮司法行政新優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v08cvmz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